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和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等多重挑战,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力推进中、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和稳经济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根据市(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1268.65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56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540.07亿元,增长0.2%;第三产业增加值554.02亿元,增长2.9%。
一、农业生产稳定,畜牧业健康发展
2022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1.20亿元,增长4.3%。粮食播种面积333.92万亩,增长0.4%,粮食总产量73.40万吨,下降5.8%;油料产量15.01万吨,增长0.6%;园林水果产量25.39万吨,增长5.9%;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86.81万吨,增长4.5%;茶叶产量4.03万吨,增长9.5%;中草药材产量20.85万吨,增长5.7%;生猪出栏198.54万头,增长4.0%,肉类总产量19.25万吨,增长2.8%。
二、工业保持增长,特色工业引领发展
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2%,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3%;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26.9%。
从支柱产业及特色工业看:全市六大支柱及特色工业增加值下降2.6%,其中装备制造增加值增长11.4%,纺织服装增长2.8%,清洁能源下降27.9%,富硒食品下降1.6%,新型材料下降5.1%,生物医药下降1.9%,特色工业增长33.1%。
从行业看:全市统计的3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3个行业增加值较同期增长,增长面为63.9%,其中汽车制造业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个百分点。
从产品产量看:全市主要产品产量增长面为48.5%,其中卷烟增长6.5%,水泥增长4.7%,食用植物油下降4.9%,包装饮用水下降11.4%,混凝土下降3.6%,水力发电量下降35.7%,蚕丝下降15.8%。
从经营效益看: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58.23亿元,同比增长7.9%;实现利润总额78.54亿元,下降2.0%;单位成本费用同比增加0.70元;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0.73个百分点。
三、建筑业生产步伐稳健,新签订合同额增长较快
2022年末,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312户,比上年净增38户。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7.71亿元,增长1.4%。签订合同总额502.89亿元,增长22.0%,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290.53亿元,增长15.2%。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扩张,基础设施投资增势较好
202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其中项目投资增长8.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0.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8%。
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3.2%,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5%,工业技改投资下降13.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5.6%;民间投资下降5.0%,占全部投资55.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5%,占全部投资6.1%。
2022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3.5%,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35.7%和36.1%。截至12月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增长3.0%。
五、消费市场保持活跃,网络消费增速较快
2022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1.11亿元,增长7.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30.08亿元,增长12.0%。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69.26亿元,增长7.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1.85亿元,增长8.8%。
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85.69亿元,增长5.9%;商品零售收入455.42亿元,增长8.0%。
从网络消费看: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6.81亿元,增长49.1%。
六、规上服务业小幅下降,十大门类呈现“五升五降”
1-11月,全市276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2.45亿元,同比下降0.5%。规上服务业十大行业门类呈现“五升五降”特点,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增长13.9%和5.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下降13.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下降9.5%。
七、财政收支保持增长,民生支出保障有力
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37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同口径增长5.3%,其中税收收入22.05亿元,同口径下降3.4%,同口径占比78.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9.72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民生支出300.5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3%。
八、金融市场运行稳健,存贷款余额持续增加
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067.23亿元,增长10.7%,较年初新增199.3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08.71亿元,增长12.2%,较年初新增131.23亿元。
九、市场主体规模扩大,新登记企业保持增长
据市场监管部门统计,2022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5216户,其中新登记企业7721户,增长4.4%。截至12月末,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达28.56万户,增长7.9%。
总体来看,2022年全市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负重前行、砥砺奋进,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整体严峻,不确定因素影响依然存在,经济稳步增长基础仍不牢固。2023年,全市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和市委五届四次全会各项部署要求,扎实推动安康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踔厉奋发、迎难而上、担当作为,聚力建设幸福安康,奋力谱写安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图表链接:https://www.bjdyqr.com/Content-2513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