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镇双坪村,是距离汉阴县城100余里的边陲小山村,因为偏远的缘故给人们留下了贫穷的烙印。近几年,经历脱贫攻坚的历程后,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荒山变成了产业园,村民们盖起了一栋栋楼房,202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5390元。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对接的关键时期,高级职业农民向双华成为家乡产业建设的先行者,引领着父老乡亲一起发展产业,成为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领头雁。
盯准产业发展路。2010年,在外打工的向双华得知家乡大力发展养殖业,建设百万头生猪养殖大县的消息,立即回家创办养殖场。在自家承包地上建起了660平方米的养殖场,由于资金不足,无养殖技术,几年下来没赚到钱。2015年,在全县扶持生猪养殖的政策支持下,向双华在银行贷款50万,流转土地20亩,进一步扩大规模,创办南山养殖有限公司。当年养殖生猪1200余头,出栏肥猪1000余头,获利30余万元,终于尝到了养猪带来的甜头。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非洲猪瘟疫病暴发,他的养殖场也未能幸免,当年的投入基本血本无归,好在提前为猪购买了保险,为自己降低了损失。通过参加汉阴县高素质农民培育种养专业技术的多期培训班,用学到的农产品销售知识建立了销售网络,常年进行种苗、饲料兽药、种猪人工授精商品等供应,在猪肉价格低迷期,将出栏的生猪进行加工,生产成烟熏的腊肉。通过科学管理和灵活经营,获得了可喜的利润。
循环发展降成本。为全面降低养殖成本,向双华探索多元化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力争把所有养殖、种植资源要素“吃干榨尽”,初步形成了种养经济的“双循环”。他通过外出学习探索出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的路径。在养猪场粪便排放处修建沼气池,通过发酵形成沼气,沼气净化后用于生产生活供应;沼渣与秸秆混合后发酵,生产成有机肥料,大幅降低了养殖成本,为茶叶、玉米种植节省了肥料。同时,针对沼气池过滤后的污水,专门建设了污水过滤池,经过消毒处理后,污水摇身一变成了液体有机肥,用于猕猴桃、蔬菜、瓜果液肥喷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既消除了环境污染问题,也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加了种植收益。
多元发展促增收。向双华在非洲猪瘟带来的冲击下养猪接连亏损,面对赔本的现实他尝试着试养能繁母猪,猪仔实现了“自繁自养”,养殖效益也扭亏为盈。养猪场周边种植了猕猴桃、林果、蔬菜,流转周边闲置土地种植了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获得了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种粮补助等产业奖补收入。多品种、多元化的种养结合,进一步化解了养殖风险,有效增强了养殖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产业发展领头雁。2021年向双华领办的汉阴县双坪村双兴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功创建为市级示范社,吸纳本镇及相邻镇57户养殖业主踊跃加入。合作社围绕猪、牛、羊、禽养殖良种引进及种苗供应、饲料兽药产品供应、猪人工授精商品精液供应、养殖技术指导、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销售等方面,为入社社员提供全程技术服务。仅专业合作社种公猪为周边养殖户提供猪人工授精配种服务5000头(次),服务范围辐射到相邻的西乡、镇巴、紫阳,每年仅饲料兽药产品供给获利10万余元。目前,合作社在双坪区域发展的社员家庭农场达21户,市级农业园区2家,实现养殖户均增收3万余元;向双华创办的双兴家庭农场,建成标准化圈舍4栋2200余㎡,存栏能繁母猪100头,年出栏商品猪(含仔猪)2000余头,种植茶叶、玉米各60亩、猕猴桃30亩、其它林果10亩、蔬菜5亩,成为我县南部山区名副其实的千头规模养殖场,向双华连续几年实现养殖纯收入60万元以上。
2022年,汉阴县汉阳镇双兴养殖家庭农场成功入选市级示范家庭农场,为区域内农业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2022年汉阴县高素质农民成立产业结对帮扶服务队时,向双华自愿担当畜牧产业结对帮扶服务队队长,他将用现代农业新技术帮扶农户实现产业振兴的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