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过对当前365在线娱乐平台官网_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_365bet娱乐投注旬阳县农业园区发展情况的调查,针对其存在的五大难题,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及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园区的思路。
关键词 现代农业园区;调查;思考
发展现代农业是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是推动现代农业的重要方法。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对于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立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持体系,适应经济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深远的实际意义。近年来,365在线娱乐平台官网_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_365bet娱乐投注全面深入地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破解“三农”问题,旬阳县委县政府也明确提出实施都市农业发展战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全市农业园区蓬勃发展的态势令人欣喜,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同样引人深思,园区建设任重而道远。本人多年来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园区建设,以365在线娱乐平台官网_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_365bet娱乐投注旬阳县为例,就近年来农业园区的发展情况及思考总结如下,供参考。
1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按照投资和运营的主体不同,当前,农业科技园区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混合型”,本地以后两者为主,尽管几年来,各级政府对农业园区投入了大量的真金白银,然而投入与产出难成正比,不少农业科技园区“好看”却不“好过”,也就是说建一个农业园区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建立一个能实现自身发展的长效机制。 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建和在建各类规模不等的农业园区达160个,规划先行启动建设的45个园区已具雏形,其中7个园区被命名为省级示范园区,汉滨区被评为全省4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共流转土地13.9万亩,建设设施大棚1.3万亩,配套建设规模养殖场53个,启动建设工厂化育苗中心和气调库15处,实现产值11.8亿元。而旬阳县共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8个,其中双河隆科现代农业示范园为省级示范园,吕河平定河现代农业示范园、新森林种植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示范园为市级示范园,各园区规模都在百亩以上,而且集中连片发展,总规划面积52800亩,其中核心区面积13800亩,示范基地39000亩,截至目前,全县建成园区面积12000亩以上。双河隆科现代农业示范园已建设设施蔬菜大棚600亩,建成日光育苗温室20亩;建设现代化联动温室1个,种植景观苗木150亩,建设连片水生蔬菜种植区26亩,水产养殖50亩,规划占地100亩的万头生猪养殖场,已完成土地流转和办理相关手续,近期可动工建设。吕河镇平定河现代农业示范园已修建河堤5000米、渠道300米、水窖50口,整地500亩,硬化机耕路500米,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到位,种植莲藕600余亩,建设设施蔬菜410亩,建设万头生猪养殖场1个,大型沼气1口。仕翔现代农业示范园聘请陕西省农勘园对园区进行全面规划,目前已一期工程流转土地30亩,建设生猪养殖圈舍2600平方米, 3口沼气池已动工建设。新森林现代中药材示范园已完成1000万株的白芨工厂化繁育厂和30亩的白芨试验基地,申请注册了两个商标(太极源和美汝兰),带动农户种植柴胡5000亩。9个拟建设的市级园区详细规划方案已经确定,正在同步启动建设,其中小河龙王滩现代农业示范园新修排灌设施1090米,开挖鱼塘2个30亩,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合作社正在组建中.旬阳益民现代农业示范园(蜀河镇郅家湾村),已建设施蔬菜150亩,种植莲菜30亩。
2当前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注重规模经营,但档次比较低
这些园区普遍沿袭传统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以人工耕作为主,缺乏机械化、自动化设备,经营方式粗放,离高投入、高技术、高效率的现代农业还有很大差距。
2.2 注重特色发展,但品牌不响亮
全县农业园区都注重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和产品,但客观地讲,我们的品牌影响力不大,市场竞争力较小。
2.3 注重科技兴农,但科技人才引进和科技培训相对滞后
各园区都引进了一批新品种,建设了一批新设施,推广了一批新技术,但是,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足,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是老弱妇幼,科技意识和应用能力相对偏低,加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机制不完善,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强,真正应用到农业生产实际的科技成果不多、转化速度不快、贡献率不高。
2.4 注重效益质量,但带动能力较弱
受农业园区经营管理体制机制等影响,园区对周边群众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不大,财政和农民不能双双受益。
3当前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困难
3.1土地流转难
大面积土地流转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必要前提,尽管全县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在逐年扩大,但农业经营散、乱、小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土地整片、整畈流转难,而且短期内难以改变。
3.2基础配套难
部分园区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不能完全到位,远不能满足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的需要,结症所在是投入大、筹资难。
3.3结构调整难
目前,全县农业园区的发展还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时期,农民的种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农业结构调整步履艰难。
3.4风险规避难
农业是弱质产业,风险系数高,而目前我县除魔芋、水稻外,其它方面的农业保险业务等都还没有开展起来。
3.5群众的思想意识统一难
大部分群众对现代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认识上还不够,仍停留在只要收到每年承包地的租金就足够,对打造现代农业园区的积极性、主体性、支持性上还不够。
4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4.1要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的现实需要,是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农业园区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专门领导、专门班子、专人负责,确保农业园区建设各项工作有序顺利开展。
4.2要全力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1)建立多元的投资机制。落实现代农业园区招商引资、金融支持等扶持政策的同时,结合产业、地域特点,不断补充完善相关扶持优惠政策,推进资本、技术等要素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快速集聚,进一步创新财政支农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带动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农民个人增加对现代农业园区的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2)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中心、土地银行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机构,实行“成片流转、集约开发、规模经营”,以现代农业园区带动土地流转,通过区域化布局,连片种植,项目推动,促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创新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向园区企业和大户集中。
(3)强化科技支撑。准确把握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方向,积极应用现代科技与装备,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装备、新模式推广应用,推进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制、良机配套,落实“一项主导产业、一套关键技术”, 定期举办园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班,提高从业者科技素质和业务技能。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推行“一园一名农技员”技术指导制度,鼓励农技人员进驻园区,围绕关键技术开展技物配套推广服务。组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专家指导组,开展科技入园特派员和专家结对帮扶等活动,制定园区生产技术标准和规程,为园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咨询。鼓励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通过技术入股、技术承包、创办经营实体等方式,与园区企业、合作社、大户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以先进科技引领现代农业园区发展。鼓励园区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全面提升园区科技含量。
(4)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为保证现代农业园区健康有序发展,打造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样板,在园区建设和管理中,要拉高建设标杆,树立精品意识注重品牌战略,突出产业优势,提升产业品质,使之成为农业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增强园区的辐射力,推进产业化经营。要强化政府扶持项目监管和园区内基础设施管护,积极推广园区建设项目法人化管理,形成政府加强服务,业主自行经营的良性机制,紧紧围绕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着力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4.3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1)农业园区建设要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坚持用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市场化手段来建设园区,推广园区+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民经纪人的经营体制,重点是引进和培育大型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发挥园区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将具有特色的种子种苗推广出去,带动周边的基地发展;另一方面要开辟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加工、包装、贮运,延长产业链条,实行良性增值循环运行,逐步把农业园区建设成为能带动产业升级和农民致富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
(2)农业园区建设要与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相结合。加大农业方面的项目、资金、技术、管理等诸多要素的承接,让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果体现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上,体现在农业现代化上,体现在城乡统筹发展上。
(3)农业园区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加强园区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村庄的规划和建设引导,加强农村居住环境整治,改善乡风民俗,努力把园区建成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4)农业园区建设要与农业综合开发有机结合。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整合科技、人力、资金投入渠道,借助外力、实现投入主体多元化,对外资投入多的项目优先立项。总之要通过选项立项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加快发展项目区农业园区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总之农业园区的建设,有利于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范围,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园区自身的竞争;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使之逐步趋向于合理化、多样化;有利于推动土地流转,使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副产品流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消除城乡差别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