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我所科研人员先后两次赴镇坪山区采集野生菌,共采集野生鸡冠菌7株,经分离 7株全部转接成功,菌丝浓密,呈朱红色。目前,鸡冠菌多以野生状态存在,人工栽培还未见有报道,野生鸡冠菌的分离成功,丰富了我所野生食用菌资源,拓宽了研究领域,为进一步筛选鸡冠菌优良菌株及人工驯化栽培研究奠定了基础。鸡冠菌介绍如下:
鸡冠菌:拉丁学名Laetiporus sulphureus (Fr.),别名:朱红硫磺菌、硫磺多孔菌、鲑鱼菌、树花菌等,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硫磺菌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大,菌盖肉质,扇形至半圆形,有放射状条棱,多数重叠生长,直径可达30-40cm,单个菌盖5-20cm,厚1-2cm,表面鲜朱红色或带黄的朱红色。菌肉带肉色,幼时肉质有弹性,干后变白且酥脆。下面淡肉色至淡黄褐色。担子短棒状,具4小梗。孢子椭圆形,无色,光滑。
生态习性:属于中、低温型菌类,子实体群生、丛生于栎树、落叶松等阔叶树和针叶树干基部。
分布地区:分布于我国河北、河南、四川、甘肃、陕西、云南、福建、浙江、香港、台湾、黑龙江、西藏、新疆等地区。
营养价值:幼时可食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口感脆嫩,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多种药用成分,是一种食、药用价值很高的野生珍稀食、药菌。
药用价值:药用,性温,味甘,能调节肌体,增进健康、提高人体抵抗力的作用。治疗乳腺癌,前列腺癌的辅助药物,是一种防癌、抗癌极强的菌类。此菌产生齿孔菌酸可用于合成甾体药物。